本页是<济源第一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济源第一中学

阅读:31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00:19
单位介绍

沧海桑田,岁月飞逝,历经近80年的光辉历程,济源一中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51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4000余名师生的现代化新型高中。  学校先后投资建成了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售饭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设施的体育、艺术场馆,28个高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4个多功能会议厅,5个计算机教室。图书馆藏书量达20余万册,报刊杂志600余种,开架借书,微机管理,全天候服务。学校现有教职工320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0余人,20余人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

近年来,在校长范亚平的带领下,济源一中实施校兴科研、科研兴校战略,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精细化管理,以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和体育艺术教育为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4年高考上本科线974人,本科上线率达70%,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被清华、北大、北体大等名校录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中央电教馆信息资源应用与建设示范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实验室建设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校园网示范校"、"河南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确定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篮球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以较大优势首批成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巍巍太行绵延逶迤,滔滔黄河源远流长,在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济源市正在迅速崛起,成为镶嵌在豫西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厚重的历史、秀美的山川和那母亲河水养育了愚公儿女,也孕育出了一所世纪名校——河南省济源市中学。  济源市中学是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其旧址座落在被称为四渎之一的济水源头济渎庙内。济渎庙始建于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当时朝廷为祭祀济水神而修建的,位于市区北边的庙街村。庙内有珍珠泉、小北海、眼光池等众多名胜,经隋、唐以来多次修葺扩建,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度不凡的古典园林建筑群。历史上曾经香火鼎盛,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后因长期战乱而严重被毁,仅存历代古建筑二十余座及部分碑碣石刻,只有那满院裸露的基石见证了昔日的辉煌;两株幸存的胸围数米的千年古柏,依然傲霜凌雪,挺拔苍茫,承载着历史的重托和济源一中的根脉所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旅游胜地)。1992年,学校迁至文昌路校区,济源一中现址位于济源市政治文化中心——学苑路68号,2004年9月全部迁入。80年来,学校历经沧桑,三移其地,两度搬迁,多次更名,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一中人艰苦创业、薪火相承、青蓝继越,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犹如星星之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今天已成为在省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一所学校。

济源一中的前身是济源师范讲习所和济源师范。1926年,政权在济源县城的文庙创建了济源高教育机构——济源师范讲习所,1928年8月,“济源师范讲习所”改为“济源师范学校”,1929年8月后,由文庙迁入了济渎庙内。党继新、薛子中等济源早期员以师范教师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的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进步力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也被誉为“红色革命摇篮”。  1932年、193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解散,1947年冬,又重新建立,校址设在“豫北中学”内,为师资培训班。后经太岳行署批准,师资班从豫北中学划出,定名为济源农民师范。1948年初,迁回济渎庙内,又更名为“济源县立师范”。  1950年,学校增设初中班,平原省建立后,1951年更名为“平原省济源初级师范”,1952年改为“济源县初级中学”。翌年,师范停止招生。1955年平原省撤销,济源划归河南省,在校师范学生全部毕业。这一时期,共培养师范毕业生488人,其中男生460人,女生28人。学校旋易名为“河南省济源初级中学”,招生6个班。1956年增设两个高中班,又更名为“河南省济源中学”。是年,应学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之约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6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使学校蒙受了重大损失,曾一度停办,校舍被部队占用。1969年教师归队,济源一中改为“济源县教师短期培训班”,校址在县委党校内。1970年又与农校合并,曾用过“济源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名称,迁入克井石河村。1973年后,一中恢复招生,规模为4个班,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动乱局面。1974年,又建立了新乡地区师范班济源分校,培养了一大批师范毕业生,为济源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这批师范毕业生很多都在不同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学校遂更名为“河南省济源市中学”。1991年,为了一中的发展和保护文物古迹,济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文昌路新建占地110余亩的济源一中。1992年5月,新校建成投用,掀开了学校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也完成了一中发展史上的次跨越。这一时期,学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名彦荟萃,学子莘莘,校风、教风、学风日臻成熟完备,特色明显,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度与日俱增,成绩斐然。到2003年,运行了十余年的文昌路校区,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普及高中教育,从一中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济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一中新校区。新一中占地51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2004年9月,如期竣工投用,其规模和设施当属全国,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跨越。

看今日的一中校园,教学楼宽敞明亮,办公楼新颖别致,绿树成荫,草坪如茵,确已今非昔比。但一中人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努力进取、敬业奉献的人文精神却从来没有变,而且一直在发扬光大,各个方面都在历史。  八十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一中人秉承团结、勤奋、文明、进取的校训,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作为济源人才培养的摇篮,建校以来,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各类毕业生3万余人,遍及世界各地,有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才俊;有留学美、英、澳、日等国的学者博士;有教育家、科学家、军队高级将领,也有政坛精英和工商巨子……前贤后昆、桃李芬芳。他们达则兼济天下,平也木秀于林,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继获得“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类节目一等奖”、“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河南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网络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2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并被确定为“河南省保送生资格学校”、“中央电教馆信息资源中心实验校”和“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篮球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2月又以较大优势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圆了几代一中人的梦。  今天我们所得到的,是我们昨天所付出的;今天我们所付出的,必将在明天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济源一中有光荣的历史,也一定能开创辉煌的未来.

范亚平济源一中校长、党委书记。

韩玉奎济源一中副校长,党委委员。

田多安济源一中纪检书记,党委委员。

马立奎济源一中工会主席,党委委员。

党小井济源一中副校长。

汤初胜济源一中副校长。

卢光春济源一中副校长。

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重点课题实验校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河南省电化教育一类学校

河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黄河是我们奔涌的血脉

太行是我们挺起的脊梁

王屋山下荟萃着愚公的传人

济水之滨升腾着青春的朝阳

团结勤奋传递不灭的薪火

文明进取创造明天的辉煌

啊济源一中是放飞理想的地方

啊济源一中是时代精英的摇篮

在河南济源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之间,坐落着一所魅力四射的中原名校——河南省济源中学,与美丽的城市相映同辉。这所学校的魅力,源于她能谋势而动,不断创新。

一、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巨型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2003年,济源市委、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投资3亿元兴建了占地515亩的济源一中学苑路校区。新校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计规模120个教学班,被称作“济源基础教育的航母”。

迁入新校区的济源一中,学生人数从2500余人扩展到6000余人,教职工由170多人增加到近500人。面对这么一所超大规模的巨型学校,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管理,必定会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济源一中人在范亚平校长的带领下,迅速更新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用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是结构创新——条块化。济源一中采取了“统一领导、条块联动”的管理措施。“统一领导”,就是要保证校党委对学校全面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条”式管理,就是将学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分为行政、教学、德育、后勤4个方面,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各职能部门对各年级的相关工作进行协调、服务。“块”式管理,即全校分为三个年级部,每个年级部按照力量均衡的原则分为两个教学部。年级对教师和学生、教育和教学具有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权。各年级可根据学校的有关管理条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组织创新——扁平化。济源一中逐步弱化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使他们的职能由管理逐步向服务转型。扩大年级领导的责、权、利,年级拥有对教师的聘任权、考核权、评优晋升推荐权和相应的经费支配权,直接对校长负责。

三是过程创新——精细化。为避免学校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失控。济源一中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提出了“学校OEC管理法”,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基于此,济源一中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发动教师,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蜜,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践中涌现出了“动感课堂”、“三步教学法”、“探案侦奇构造式教学模式”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全体语文教师发挥“群研智慧”创设的动态写作课堂,具体时间安排为50分钟作文,30分钟批改,10分钟讲评。批改方式为小组对改,并由主评人参考所有评阅人的意见为作文写出评语。然后把作文返还给作者,由作者根据别人所提意见写出100字左右的后记。教师挑选若干较的作文,装订成册,有突出问题或优点的,教师还要作出点评。然后在班内传阅,学生可以在选集中的任何一篇作文上再加以点评,甚至可以另附纸张表达自己的读后感。这样的一次写作课,学生所写的文字应该有1000至1200字,大大超过了一般性的作文课。学生的作品也频繁发表于《个性化作文平台》和《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并受到了中央教科所专家的一致好评。

创新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济源一中的每一堂课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特点。

三、从“三人行”到“8+1”——班主任研修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即带动了班主任研修模式的创新,推动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教科研处主任秦望在进行班主任研修时发现,与教学交流相比,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更缺少内驱力,很难形成团队,这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而班主任的专业水准又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课改的成败。于是,秦望首先联合志同道合的杨兵、王晓琳,三人组建了一个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团队,进行基于校情、基于学情、基于班主任实际的校本研修。慢慢地,学校其他班主任也被吸引进来,“三人行”变成了“8+1”(其中一位是四川绵阳的班主任,在网上进行交流),成员扩大到了9人。

班主任研修团队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优异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并且制定了自己的行动纲要,团队成员胸怀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人所带的班级都是学校班集体;每位成员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已有六篇班级工作案例入选“大夏书系”;刚刚工作五年的青年教师杨兵出版了个人专着《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该书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王晓琳的案例研究引起了“新教育”的重视,现主持“教育在线班主任问吧”;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主持《济源教育》“班队经纬”专栏;团队的其他成员分别致力于“成功教育与班级管理”、“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等课题的研究,并都已有一定的收获。

四、墙内开花内外香——体育艺术特色建设创新

今年3月初,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济源一中舞蹈队选送的舞蹈《梦开始的地方》在全国68个舞蹈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已是济源一中连续三届参加这一赛事,继在、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这仅仅是济源一中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将体艺教育作为特色项目全面推开,把“全面+特色”、“合格+特长”作为办学目标,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类特长辅导,通过团队建设、课外活动、对外交流以及每年的美育节、运动会等途径促进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艺术教育同样璀璨夺目。近年来,学校共有80多个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济源一中这艘基础教育的“航母”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为内涵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卓越的教学业绩,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在省内外教育行业中声誉鹊起,赢得了兄弟学校和业内专家的一致称赞。(晁少晖 翟卓宏 黄谨心)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